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 13 期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4月16日
“中国梦”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举办第二期“博学大讲堂”
按照中央和省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总体要求,切实做好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育,坚持学习教育贯穿始终,4月16日学院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期“博学大讲堂”,特别邀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教授来我院做《中国梦与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告,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学院全体党员、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专题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李廷吉主持,现将韩喜平教授的专题报告摘要如下:
一、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等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实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我坚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理解“中国梦”的四个节点:
一是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之后,回顾中国历史,展望未来时,习总书记认为实现中国梦,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二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国家主席面对全国人民、整个国家从党的角度明确,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即如何引导中国人民奋斗;
三是出访俄罗斯——对国外宣布,我们的中国梦是和平梦;
四是五四青年节——中国梦寄希望于年轻一代 ;
关于“中国梦”与“少年梦”我们应从三方面理解:
1、中国梦是个人全面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统一
中华民族一直有着“家国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不堪屈辱的仁人志士的呐喊,在中国梦中加入年轻人,是因为中国梦是为了年轻人的,作为生活在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民,帮助每个人实现自己梦想。
2、伟大理想与客观现实的统一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拼搏奋斗,炎黄子孙在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但是由于没有找到与国情紧密结合的道路而只能铩羽而归。只有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情,找到了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并经过了不断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3、“三个自信”与脚踏实地的统一
明确提出中国梦展示着中国气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要把这种自信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真抓实干,领导人已经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更应该是手脚上的真功夫,不能把决心挂在嘴上,空喊口号,不能把落实在纸上,做表面文章。要有“以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推动落实,少表面文章、多求真务实,少夸夸其谈、多埋头干活,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以细求实,以‘实’治‘虚’,就能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二 、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概念的解释
现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并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
第一,形式与形式主义
形式和内容是对立统一的,所有内容都是通过形式反映的。所以没有形式,那么很难体现出来。形式主义,为形式而形式是形式主义,而不是搞形式就是形式主义。
第二,干部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谁是干部,谁又是群众?我们教育的是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教育他们具有真正党性,共产党员的党性,党性体现在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具有朴实的民生情怀。为整个人类的,而不是单单为自己的。
下面我们讲一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概念解释
第一方面,感谢教育指导,年轻人要想有抱负,先要规范机制;
第二方面,教育是上下级,上级对下级的要求;
第三方面,干部群众 ,教育的不是人,教育的是你手中的权利 ,掌握的政策。干部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键取决于你制定的政策是不是向着群众,还是向着自己。实事求是的讲,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不是大干部,大干部接触群众是很难的,关键是在于权利,不论你是多大的干部或者多小的干部,只要你掌握了权利,就应该想着为民谋利。
第三 ,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联系的是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上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说最大的威胁多为群众的威胁,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率没有与国民财富增长率持平,分化太过于严重,现在的社会矛盾太多,稳定性太差,不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差,发展困难,即使再困难我们也没有建国初期困难,也没有改革初期发展的困难,所以说矛盾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没有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分化过于严重,导致人民群众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增进人民的扶持为主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来了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式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纠正。但是纠正过程中也要防止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包括:
1)以个人利益或者个别群众的利益打着群众的旗号来满足自身的利益。
2)不能对集团利益有所动摇 。
3)对于群众不能用官意去代替群众,
三、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从党的发展战略高度,从整体上认识这个问题。
2、从党的性质上认识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了人民的。
3、从党的历史中认识这个问题。
4、从党面临的环境角度认识这个问题。当前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其中,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的危险。
5、从每个党员中找必要性(包括教师)
1928年11月,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同志的谈话中首先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1935年,林伯渠在长征日记中提到了红军如何得到“群众拥护”的问题;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决定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初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981年6月,中央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明地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指党应该具有的群众观点,这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四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路径
1、办实事,实实在在做一些善事;
2、改体制,改革一切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管理体制机制;
3、正风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与自我表扬;
4、建制度,好制度未必能见效,应该建立一种有效机制。
韩喜平教授紧紧围绕“中国梦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主题,旁征博引,运用最新研究成果、生动的事例和翔实的资料,全面系统地从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概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路径四个方面,对中国梦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阐述。让我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